《如何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》:建立新常识,阅
记忆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。
而有些人却怕画线弄脏了书,显得页面很凌乱。
全书主要内容共有4章,分别是:改变价值观的“阅读新常识”;锻炼创新能力、提高素养的新阅读方法;锻炼思考能力,让人变聪明的新阅读方法;生活在不可预知未来的时代下所需的阅读方法。
其实,阅读新常识五就是:不用勉强自己非得在书上画线。
得到第三个阅读新常识:记不住看过的内容也无妨,进行回想练习即可。
因为书比网络和媒体的信息更加系统,作者会在逻辑、结构上都费尽心机,并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地传达观点。
但是,等刚买完书想要看的冲动消失殆尽,书就成了架子上的摆设。
今天,我们就来讲讲渡边康弘的《如何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》。
这也是我们所要了解的第四个新常识。
而生物学家认为,大脑所能记住的是“有用”的东西,而非“正确”的东西。
因为平时忙工作,每年读20本书,对很多人而言已经是相当困难了。
但作者又提出第七种新常识,也是一种阅读方法:用手指做辅助,既能看得快,还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。
神田昌典是日本当今最受企业推崇的企业管理顾问,被《GQ JAPAN》誉为“日本第一行销大师”。
负罪感七:想看得快一点,可是又不愿意速读。
而在知识星球的圈子里,我发现有些老师全年无休地输出观点,同时还能做到每年阅读50本书以上。
但是,作者却提出书籍只是单纯摆在那里就有一定的意义。
而那些读书很快的人,除了坚持,必然还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。
在缓解了阅读的负罪感之后,就能找回阅读的自由。在这种状态下读书,会让人具备以下五种能力:
作者对读者常见的阅读负罪感归结为“阅读七宗罪”,同时他提出将“七宗罪”转化为“七种新常识”。
这完全是自谦了,相信越是经典的书,越是余韵悠长,让人后知后觉。
本书讲述的是作者读书方法的心得,通过应用多种读书技巧,让不擅长读书的人没有负担的读书,并在短时间内提升阅读技巧。
回想练习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,停下来思考自己记住了哪些内容。
可能在你看了一页之后,又会重新拾起看书的心情。
因为,你就算看到封面标题,或者那天心血来潮翻开了一页,也是有收获的。
在阅读和回想练习的反复交叉中,可以轻松找到保存记忆的线索,慢慢地回想起书里的内容。
没有人能只看一遍就能100%理解作者意图,与其一字不落读完一本书,不如只阅读自己需要的部分。
比如,日本知名“读书家”渡边康弘,据说一年可以阅读3000本书,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。
如果你是因为怕把书弄脏,那么也可以重新买一本。
要想集中精力从头读到尾,那可以使用“番茄工作法”,即工作25分钟,休息5分钟。
前段时间爆火抖音的东方甄选直播间的新东方教师——董宇辉,说起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《平凡的世界》,从初三到大学读了六遍。读第一遍时,他看到苦难;读第二遍,他看到‘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';第三遍再看,他就看到了‘杀不死的,终将使你强大'。
另外,也可以使用“三分钟晨读”,这个在第二章会有详细介绍。
大量信息的输入,就会在信息和信息之间产生联系,从而衍生出新思维、新构思。
有时我们看了很多书单推荐,或者赶上双“11”的大促销,可能会囤一大堆书。
接着他又创办了日本最大的读书会——实践阅读会,并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阅读法——共振阅读。
其实,渡边康弘幼年时也并不善读书,甚至两次高考失利。20岁时,他受日本知名企业管理顾问神田昌典的书启发,开始喜欢上了阅读,人生也发生了巨变。
毕竟和书的内容价值相比,售价算不得什么。
作者还有另外一本书《高效阅读:20分钟读懂一本书》,在里面介绍过“不全部读完也OK”“摘取关键词的阅读法”“代入作者的情感阅读”等方法,而这些方法也得到了脑科学专家的认可。
阅读可以体验作者的经历,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,这样就能获取多种多样的观点和思路。
文章来源:《图书馆论坛》 网址: http://www.tsglt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714/24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