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瓯雁之声》入藏国家图书馆 诗意飘满“书香乐
“雁山!你是风雨写成的诗。雁山!你是时光沉淀的画……”9月26日,瓯雁文学社联合市模具行业协会举办精彩中秋公益诵读会。读诗唱曲、丝竹管弦、轻歌曼舞,不少观众感叹,中秋诵读会绽放花月楼台之美。
瓯雁文学社成立两年来,深耕乐清基层公益文化事业,目前已举办16场大型公益诵读会。9月,他们以图文形式记录的公益诵读《瓯雁之声》和抗疫诗集《高贵的逆行》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。该文学社社长余存理说,未来,将带动更多文学爱好者,挖掘地方文化元素,让诗意飘满“书香乐清”。
探讨学习 默默奉献
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翻阅《瓯雁之声》,得知文学社先后在乐成、北白象等乡镇(街道),演绎公益诵读会。每一篇诵读记都是参加活动的社员的所感所想。
《芙蓉,永远的美好》《坝头之歌》《小横床的雨》……书中还选录王誉(笔名兴言)、余存理、倪建丽、张小慰的诗歌采风作品等,颇有乡土诗韵。
抗疫诗集《高贵的逆行》则收录66名社员的诗歌作品,是珍贵的时代记忆,被中国国家图书馆、浙江图书馆、浙江档案馆等单位收藏。
两年前,王誉、陈丹、林云德和余存理在乐成街道发起第一场“诗情画意”诵读会。之后每到一个站点开展公益活动就吸收一批文学爱好者,目前社员已发展到90人,他们来自各行各业,以青年、中年为主,还邀请倪榕棣、贾丹华、卢瓯武等老师指导社员文学创作。他们也经常在市图书馆文化驿站举办公益文学沙龙讲座,交流学习。
两年来,文学社开展大型诵读会节目总量多达445个,汇集本土作者78名,朗诵者300名,现场观众突破10万人次,网络直播在线收看突破60万人次。文学社在为社员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为群众文化事业默默奉献,还获得2019年度乐清市十佳志愿者服务项目优秀奖。
实地采风 挖掘文化
很多人对近旁的风景和人文常知晓甚微,也正因此,文学社挖掘和发扬本土文化,以诗文诵读形式,让更多人了解身边的风俗历史,滋养心灵。
“古城之恋”朗诵会是第三场大型公益诵读活动,在筹划时,形成“瓯雁之声”特有的诵读会模式。文学社副社长林云德说,文学社成立以来,时有去蒲岐采风,留下诸多诗文,并与蒲岐古城民俗博物馆馆长卢瓯武结下深厚友谊。这次诵读会,林云德和卢瓯武着手策划方案,确定诵读会宗旨,挖掘当地文化并在诵读会上呈现,发动当地人参与创作和诵读,围绕当地素材开展文学创作,传诵当地文人经典作品。
“我呼唤,我渴望,古城重现,把先民创造的文化财富收藏,传给子孙后代……”诵读会上,卢瓯武上台朗诵自己写的诗歌《古城居梦想》……随后40多名诵读者参与朗诵,组合有母子、同学、师生、姐妹等。
诵读会,不仅是读诗,还会结合琴棋书画诗酒花茶。2018年夏,“南塘故事”诵读会上,乐清洪式太极拳协会会长蔡全华将文武合二为一,燃爆全场。王誉是南塘人,对这里的一草一木、一人一事,有着说不清的情愫,他把情感寄寓在一篇篇作品中……当天,社员演绎的《码头老歌》《南塘老街》等,向观众诉说一个个岁月变迁的南塘故事。
2019年6月16日晚,在天成万桥河畔,一场古今文化的对话,让不少人的心为之悸动。远山如黛,近水轻柔,老人相携而来,孩童雀跃台前。社员、学生等200多名朗诵爱好者声情并茂地诵读万规《题舘头显相庙》、王十朋《临江亭赋》等多篇描写万桥的故事。当晚还诵读了不少社员在万桥的采风作品,天成当今风采尽在诗意中。余存理说,不少学生原先不知道万桥历史,通过诵读会则赴了一场千年之约。
精心策划 爱心支持
49岁的林秀是一名有爱心的公益文化活动推广者,她打造的“南屏之声公益课堂”,给社区妇女、学生带来无穷乐趣。2018年5月,她与瓯雁文学社结缘,“五月南屏”大型公益诵读会在南屏书院举办,那天,以天作帷,彩云作幕,22个朗诵节目,表演者年龄从6岁到60多岁。林秀回忆,当时一些学生,在倾盆大雨中热情洋溢地演绎《中华倔》,让人难忘。
起初经费紧张,他们既是主持人、演员,又是摄影师、灯光师……每场诵读会的筹备都颇费心思。林秀说,从节目编排、人员确定,会场布置,以及安全措施、自筹演出经费等,每个环节的细节之处,他们都考虑得很周全。
“五月南屏”诵读会,他们不仅给观众送去玫瑰花和雨伞,搭建舞台时,还挂上白色纱幔遮雨。“音韵天成”诵读会前,筹备组多次到天成采风,走访了解万桥风俗文化。“磐石新韵”诵读会筹备时,社员拜访磐石中学林晓忠老师,观看护城河及城北旧址,还向重石村吴岳林老前辈了解烽火岁月。
文章来源:《图书馆论坛》 网址: http://www.tsgltzz.cn/zonghexinwen/2020/1014/371.html
上一篇:武陵区文体局积极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建设
下一篇:寻找社区书馆的盈利可能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