迈向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
移动互联网对中国社会产生着巨大又深刻的影响,我国不断迈向数字化社会。网络购物、移动支付、数字阅读……数字技术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。在信息传媒领域,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存储、处理和传播,让信息飞速推广和传播。数字技术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各类传媒的核心和普遍技术。
作为信息集散地的图书馆,是较早使用数字技术的领域,可以说,图书馆的发展,始终伴随着计算机、网络技术的发展。数字技术带来的快速和便捷,更加坚定了图书馆紧跟数字化社会发展的步伐。
一、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工作面临的挑战
(一)图书馆到馆读者减少
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,其传播程度和严重性不可避免给大家带来安全焦虑,疫情防护意识深入人心。为避免感染,大家自觉居家隔离,减少公共场所聚集。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种种担忧下,图书馆到馆读者必然会相对减少。
(二)纸质图书的借阅量减少
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读者阅读方式发生转变,图书馆纸质文献借阅率普遍大幅下降。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: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.3%。约半数多的成年读者倾向于数字化阅读,倾向于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明显上升明显。
纸质图书在书库中长久存放,容易堆积大量的灰层与细菌,再加上人体可能携带的病毒,通过接触传播,借阅纸质图书在理论上有一定风险。然而实际风险并不大,但是心理因素可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借阅行为。如若有方便快捷地数字文献资源可用,那么疫情防控背景下纸质文献的借阅率将继续下降。
(三)数字资源的需求量增加
读者的需求就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。读者对数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强,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馆藏也不断增加。目前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主要是电子图书和各类自建以及商业数据库。经过数年数字资源的建设和网络设施的升级换代,图书馆成为用户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宝库。尤其在教学科研领域,整个过程,包括课题立项前大量的文献调研、论文引用的文章,都离不开图书馆。
疫情防控期间,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大。各地图书馆积极探索实践,通过互联网路径创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,向读者提供“宅”阅读的全新用户体验。例如,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有关企业及数字资源提供商,通过“读联体·数字共享阅读服务平台”向广大会员馆和用户免费推送电子书、有声书、视频、期刊、图片等各类型数字资源。湖北省图书馆推出“方舱数字文化之窗”,还有更多图书馆在疫情防控闭馆期间,提供数字资源远程访问。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快捷地获取海量信息资源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二、数字化时代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几点建议
进一步在发展理念、资源建设、用户服务、技术应用等方面创新调整。转变图书馆管理和资源结构范式,加速数字图书馆的互联网化升级,加强图书馆资源品质的提升。
(一)发展“互联网+图书馆”
图书馆传统业务流程向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。数据化在改变图书馆的业务和管理模式。书馆资源都是某种格式的“数据”,由图书馆自动化平台进行统一管理、一站检索;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,全程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。用户在哪里,图书馆的服务就在哪里。通过互联网,图书馆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向读者提供任何类型和任何格式的信息资源服务。
首先,要强化图书馆网络技术和能力储备。提高数字资源服务的技术保障能力;其次,要增加数字资源储备,顺应时代发展大趋势,对数字资源的投入还要继续增加。第二要实现管理智慧化,向大数据时代的全媒体复合型图书馆转型,让图书馆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之一。
(二)创新服务模式
开拓创新,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服务。一是门户网站开通馆藏检索、借阅查询、图书续借以及电子书、全文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借阅服务;二是利用微信公众号、小程序、图书馆官网等,开展线上查询、预约、荐书、讲座等活动,为读者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阅读、咨询服务。
网上图书馆若要优化读者体验,需要有功能齐全的图书馆一体化集成平台,实现纸质资源、电子资源、数字资源的一体化资源整合、数据检索及知识服务等功能。另外,要探索如何利用网络满足读者与馆员、读者之间的交流,达到现场交流的效果。许多单位利用钉钉、学习强国、腾讯会议(或其他的开会视频软件)作为线上讨论平台,通过线上多人的即时交流,创造临场感。图书馆也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平台,以线上读书会的形式,在数字的世界里分享、交流。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,在隔离、距离造成社交障碍、疏离的情况下,用新的联系方式,以书会友。原本的陌生人,成为网络终端另外一头的同道中人。
文章来源:《图书馆论坛》 网址: http://www.tsgltzz.cn/qikandaodu/2021/0122/580.html